陈莹
“吾愿吾亲爱之青年……进前而勿顾后,背黑暗而向光明,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。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……”作为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员额法官,我要以青春之信仰,铸就法治之梦想。
青春之所以美好,是因为它充满了激情与想象;法官之所以神圣,是因为他肩负着责任与担当。从“拥有一个法官梦”到梦想照进现实,我经历了整整十年的磨砺。当青春刻上法官的印记,注定是褪去青涩后的沉稳、追求信仰的执着,以及对弈失败的勇气。我们身处司法一线,努力扎根基层,在法治的道路上用青春热血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花。
他,脱下军装,换上法袍,到“生他、养他的地方”继续书写铁血荣光。背坏了10个背篼、磨断了37副背绳,他把国徽背在身上,把责任放在心里。这就是背篼法官郭兴利的铮铮誓言。二十八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,把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大山深处。
她,温柔而坚定、执着而有力。她是田间地头的说理人,也是工地院坝的普法人;她是留守儿童的“祝妈妈”,也是年迈老人的“好闺女”。为了“案心双解”,她把法律服务送至家门口,让积怨多年的家庭纠纷化成绕指柔。这就是法官祝增巧的温柔力量。她用坚持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,把法律的温暖送进每一个人的心坎里。
他们,总是带着最亲切的笑容,啃着“最硬的骨头”。那是一起重大涉黑案件,60多项犯罪证据、数十亿元的涉案金额,而办案时间却不到六个月。他们主动请缨,在那间抬头是卷宗、低头是报告的隔离会议室,每天十几个小时连轴工作,用最短的时间“啃”完200多本卷宗,最终保证20多万字、500多页的判决书如期发放。这就是成都市金牛区法院的刑事审判团队。他们是惩奸除恶的“铁面包公”,高举司法利剑、佑护一方平安。
这就是他、她、还有他们的故事,也是千千万万个法官的缩影。红色法治精神在哪里传承?在法官匆匆而过的脚步里,在挑灯伏案奋笔疾书的判决书里,在每一个当事人和解的笑颜里,更在法官工作的点点滴滴里。
2012年进入法院以来,我从事过民事审判,也办理过执行案件。至今仍清晰地记得,第一天踏入法院大门时的笃定,第一次穿上法袍时的兴奋,第一回举起法槌时的忐忑。十年间,身边也围绕着许多不同的声音。“案子那么多,你办得完吗?”“外面风吹日晒的,你跑执行图个啥?”“法院工作压力那么大,你扛不住的。”……然而,这些质疑都因为我对法官职业的热爱而不攻自破。
如果要问我办理过多少案件,确实已经记不清了,但是有个离婚案件,至今令我记忆深刻。案件双方均同意离婚,只涉及一名6岁小女孩的抚养问题。经过两三轮的思想工作,女方最终同意由男方抚养小孩,为的是让女儿能在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。接下来就是做笔录、签回证、送文书,一气呵成,案子很快就结了,我内心不免有一丝得意。当我走下楼的时候,正好碰见了那名6岁的小女孩,她仰着小脸,用稚嫩的声音问我:“阿姨,我跟谁?”我当时根本没当回事,轻描淡写地说:“你跟爸爸。”“我要妈妈,我要妈妈,我要跟妈妈!”顿时,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直冲屋顶,她的声音是那么弱小而无助,却掩盖了当时所有的争论。我整个人都傻眼了,呆呆地站在那儿,仿佛听见的是自己女儿的哭声。我不禁问自己:刚才递给他们的是什么?对于我来说可能只是一纸结案文书,对于那对夫妻来说可能只是日后抚养义务的分担,但是对于这名小女孩来说可能却是一生的改变……从那以后,我学着去倾听每一名当事人的心声,学着去探究每一项法律条文背后的意义,更学着去安慰那些忿忿不平者的情绪。在法槌起落之间,在辨法明理之中,我收获了定分止争的喜悦与成就。
看,红色薪火生生不息,法治血脉代代相传!我们信仰坚定,技能满点:文能提笔写判决,武能拔腿追“老赖”。我们紧跟时代潮流,不断学习:勤能挑灯啃新法,智能调解了恩怨。我们敢于创新,服务群众:静能远程坐庭审,动能直播卖钢铁。我们脚踏实地,不负所托:古有关公千里走单骑,今有执行法官跑遍大半个中国追回案款好几亿。
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鼓励年轻人:“现在,青春是用来奋斗的;将来,青春是用来回忆的。”因此在当下,我们甘愿把青春奉献给挚爱的司法事业。为的是将来,能有一段青春无悔的深刻回忆。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必定布满了荆棘,就让我们一起共勉——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坚守初心铸法魂,不负韶华写青春!
(作者单位: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)